搜    索

行业资讯
中国航海日 | 康硕集团打造“航运中国芯”
2025-07-11

前言

 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20周年,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而设立。旨在弘扬航海精神,并呼吁关注海洋强国建设和航运的可持续发展;其中,绿色低碳转型、绿色动力船舶、智能船舶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。

01 中国造船业持续领跑全球, 绿色动力需求激增

         近年来,中国造船业发展势头强劲,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第一。尤其是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快速增长,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已超70%,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。

  在船用动力装备方面,中国低速柴油机制造能力显著提升,同时双燃料发动机、甲醇燃料、氨燃料等绿色动力技术加速落地,推动船用发动机零部件市场进入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壁垒的新阶段。

02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

         近日,某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在上海正式发布,被称为船舶“心脏”中的巨无霸。与传统柴油发动机不同,这款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,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
  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在设计与制造上与传统柴油发动机存在显著差异,尤其在缸体、缸盖等核心部件方面:

  -燃料系统结构更复杂:甲醇发动机需同时兼容传统燃油和甲醇燃料,缸盖结构必须集成更复杂的喷射系统,要求缸盖具备更高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。

  -燃烧室设计优化:甲醇燃烧特性与柴油不同,燃烧温度较低但更易挥发,因此缸体和缸盖的热管理系统需重新设计,优化冷却水通道。

  -材料要求更高:甲醇具有一定腐蚀性,因此缸体、缸盖等关键部件需采用更高等级的合金材料或进行特殊表面处理,以提高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。

  尽管甲醇发动机在设计上有所创新,但其缸体、缸盖等核心部件的制造仍以铸造为主要工艺,尤其是砂型铸造和精密铸造技术,采用高强度铸铁或铸钢材料,并通过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后续精密加工。

  为满足更高的密封性和强度要求,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需引入:

  -砂型3D打印技术:用于复杂内腔结构的铸造,提高成型精度;

  -数字孪生:在铸造前进行热力学模拟,优化冷却通道设计;

  -智能检验检测:对铸件进行无损检测,确保内部无气孔、裂纹等缺陷。

03康硕集团:以一体化智能制造 打造绿色航运“中国芯”

         面对全球航运绿色转型与国产配套升级的双重机遇,康硕集团依托一体化智能制造体系,重点聚焦船用大型发动机缸体、缸盖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,助力中国造船业从“造壳”到“造芯”的跨越。

  康硕集团构建了 “三维建模 - 系统开发 - 砂型3D打印 - 智能铸造 - 精密机加工 - 检验检测 - 数字化管理 - 售后运维” 的一体化智能制造体系,实现了从设计到交付的高效协同与绿色制造;通过砂型3D打印与智能铸造技术,显著缩短了制造周期,降低了能耗,确保了产品在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
  总结

  随着甲醇、氨燃料等新型动力系统逐步商用化,发动机结构设计与材料工艺面临更高要求。康硕集团积极响应这一趋势,持续加大在绿色材料、数字孪生、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,推动船用发动机核心部件向高性能、低排放、智能化方向不断演进。

  在世界航海日之际,康硕集团以行动诠释“绿色航运、智能制造”,将继续以一体化智能制造为核心驱动力,携手中国造船业共同驶向更加绿色、高效、可持续的航运新时代。

X
销售咨询
我是买家 我是供应商
15921818960
微信咨询